当前位置: 首页 > 管理论坛 > 浅谈中学教师评价制度的创新

浅谈中学教师评价制度的创新

2009年03月19日 16:47:37 来源:宁夏平罗中学 访问量:684

王胜利   韩林森

 

    教师是学校赖以生存发展最宝贵、最具活力的资源,是办好学校教育的决定性因素。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决定着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成败。教师队伍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内容,教师评价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运用评价制度加强和改善对教师的管理,是全面提高教师工作质量的重要措施。科学的教师评价制度有利于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师的工作,激励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了解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改进工作,完善自我,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对教师的工作做出客观的评价,不仅为教师的择优聘任、晋级选拔提供依据,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手段,有利于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有利于创造积极进取的校风。因此,通过教师评价制度的创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新一轮课程改革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建立新型学校教师评价机制显得尤为迫切。

 

    一.现行的学校教师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

 

    目前,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对教师评价普遍比较重视,对教师评价的研究逐步深入,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指导思想不明确,个别学校仍以学生考试平均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工作质量的唯一标准。二是评价的标准单一偏颇,着重强调对教师教学效能的考核与鉴定,而这种教学效果又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与升学率,甚至演变成为只用学生的考试成绩评价教师,极大的限制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三是评价目的不恰当,只是将评价作为区分教师工作水平等级的手段,作为分发奖金的依据。四是评价方法不够科学,仍有凭主观印象评价的现象,把量化评分作为主要方式,评价缺乏理论依据,五是评价的内容欠完整,结构不合理,往往只关注教师在学期末的教学成绩,忽视对教师教育教学过程的评价,特别是忽视了对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和培养起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评价,不能从整体上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质量做出全面评价。因此,这种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创新的评价带有一定的主观性、随意性和片面性,是一种静态的终结性评价,难以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因此,评价结果不能真正起到调动教师积极性的作用,甚至容易引发教师的心理障碍,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教师的进取和工作质量的提高。

 

    二、借鉴国外成功的做法

 

    在构建新的学校教师评价机制时,有必要参考国外成功的做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改革教师评价制度,逐步推广了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其主要特征是:1、注重教师的未来发展;2、强调教师评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3、注重教师的个人价值、伦理价值和专业价值;4、实施同事之间的教师评价; 5、由评价者和教师配对,促进教师的未来发展;6、发挥全体教师的积极性;7、提高全体教师的参与意识;8、扩大交流渠道;9、制定评价者和教师认可的评价计划;10、注重长期的目标。发展性教师评价更加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体现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具有明显的战略眼光。

 

    进入21世纪,日本也开始改革教师评价制度。东京都教育委员会及相关的职能机构对改革教师评价制度提出了设想。他们参照企业界的人事工资制度改革,主张将工作评价改为业绩评价,实行业绩与人事升迁、工作调整挂钩的新评价考核制度。评价框架由以下三项构成:能力、积极性与工作态度、业绩。评价内容包括:教师对教科书、日常生活、人生道路等方面的指导能力;教师对教育工作的态度和热爱程度;作为教师的责任感等等。评价方法是:首先,教师与校长、教导主任会面,确定自己的教育目标、教学方向,并就完成的程度做自我评价。然后,由教导主任做第一次评估,校长则通过观摩教师授课进行最终评估。最后,将这两次评估进行综合,分五个等级进行评定。这种评价制度显然不够全面,为了使评估更加准确可靠,评价过程中还要参考家长和学生的意见。评价结果不仅要通知本人,还要作为加薪和职务升迁、职位变更的重要依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评价制度究竟孰优孰劣,必须在实施过程中观察和评判,发现不足,要及时进行充实、修改和完善,使之最大程度地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构建新型教师评价制度,应当立足于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体系。

 

    三、构建新型教师评价制度应当遵循的原则

 

    教师评价是学校管理工作重要内容。评价目的应当从评判优劣,为晋升评先积累依据转向促进教师发展。也就是说,新的评价制度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不是为了分级评等,而是为了提供信息;不是为了赋予资格,而是为了不断完善。对教师的评价既要注重分析教师工作中的成就、不足,更要帮助教师制定改进计划,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改革教师评价制度应当贯彻以下原则:

 

    1.客观性原则。发展性教师评价要求客观、真实、科学地评量教师的工作现状及教师专业发展水平,避免伪评价。

 

    2.发展性原则,教师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管理与奖惩,而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教师在职业道德、业务水平、综合素质等方面不断进步。应强调评价活动本身的教育性,注重评价者和评价对象人格上的平等性,讲究评价过程的公平性,最大程度地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3.实用性原则,即围绕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设计评价方案,制定评价制度,使教师评价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工具和手段。评价体系要有利于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使评价在学校教育实践中起到指导实际的作用,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实际活动中可资利用的人力、物力、信息资源和评价方法的限制及评价投入与效率问题,可操作性强。

 

    4.非奖惩性原则。发展性教师评价以教师未来发展为目标,以教师原有水平为基点,以教师在一定阶段提高的进步幅度为衡量标准。评价结果不与奖惩直接挂钩,消除评价对象对评价的紧张、恐惧感,积极参与评价。

 

    5.主体性原则。教师既是评价对象,也是评价主体。应突出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参与评价,才能使最终评价结果获得教师认同,评价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注重教师对象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评价不片面追求统一性,不应对教师的个性和创新构成威胁,让不同层次水平的教师都能从评价中获益。发展教师评价中以自评为主,辅之以自上而下的评价,同行评议和学生评教多种形式。

 

    6.科学性原则。评价方案的制定,评价指标及评价体系的设计,评价的组织实施,都应按评价活动本身的规律办事,确保评价的科学合理。教师评价应重结果,但更要重过程,是动态的形成性评价。教师的专业水平及工作状况很多方面难以量化。盲目量化,会失去评价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可以采用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行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7.民主性原则。新课程的理念是以人为本,在评价中就应以教师为本,改变过去那种评价者居高临下的姿态,以教师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为主,多渠道、多方位的搜集信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处于平等地位,相互交流、沟通,实现教师评价的民主化。

 

     四、创新评价方法,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1.促进教师的发展的评价体系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多元的、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体系应当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多种渠道获取评价信息是全面评价的基础性工作。设计教师工作的全部内容都在收集之列,不仅要收集教师的出勤、教学设计、听课评价、学科考试成绩、作业批改、卷面分析、论文论著、开展课外活动的方案记录、自修笔记、参加教学研究的记录等,还要召开学生座谈会与家长座谈会,收集学生及家长对教师的评价意见(包括问卷调查及统计结果),所以必须建立健全教师业务档案。

 

    3.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评价的核心内容,在课程改革背景下,评价的内容和方法要努力改变过去那种单纯以知识水平、讲授水平为中心的评价方法,除了关注教师传授知识的能力外,还要看教师怎样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如何引导学生把学习向课外延伸,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与研究性学习,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等。

 

    4.重视学生的评价。新课程的实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着教师的教学生 活,这就必然要求对传统教师评价制度进行改革。新课程中教师的地位角色发生了转变,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因而,学生对老师的要求也不同于过去,教师教学的成败最终要学生的发展来检验,所以,一方面在新的评价机制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评价,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学生评价的真实性与客观性,所以还必须注意引导学生客观评价教师。要探索更好的组织学生评价教师的方式,达到以学生评价促进教师改进工作的目的。

 

    5.引入面谈式评价方法。学校的氛围和政策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工作表现、工作成绩和工作效率,面谈式评价可使教师有机会讨论和反省自己的工作,使某些教师生平第一次获得机会畅谈自己的工作成绩和内心压力,这种坦诚的谈话更能促进教师反思自我,客观地评价自我,也有助于减轻压力。还可以增强教师对所在的学校、教研组、年级的责任感和归属感,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决策。使学校领导了解教师的需求,制定出更加合理的进修计划和资源分配计划,为教师提供令人满意的发展机会,满足教师的发展需求。

 

    6.多元评价。人各有长短,教师评价制度应当考虑教师的个性,除了综合评价外,优质课评选、业务水平考试、教学研究成果 评比,师德演讲比赛,教学基本功竞赛、指导学生参加各种竞赛的成绩等,都应在评价体系有所反映,教师在这些活动中获得的成绩均应记入总考核成绩。

 

    7.实施名师工程。近几年兴起的名师工程给教师评价制度的改革注入了活力。评选不同层级的名师,不仅为各年龄段教师中的成绩突出者提供了获得较高评价的机会,为广大教师树立了新的努力方向,也有利于克服职称评聘制度的负面效应。

 

    五、评价材料的运用。

 

    首先,重点放在对评价结论的全面分析和慎重解释上,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评价对象,立足于激发教师的潜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第二,评价结果应当告知教师本人,但要注重对评价结果的保密,有些内容和结果不经教师本人同意,不宜公布。

 

    第三,评价材料要作为教师业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建立旨在促进教师发展的教师评价制度,要充分考虑课程改革后的教师工作实际,要面对新情况,探索新方法,要立足于创新,要从教师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形成多元的评价体系,为教师的创造性发挥提供空间,为教师努力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刘尧.   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理论与模式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2)

 

    王继娣   《中小学教师综合评价的研究》《中国教师网》

 

    陆兴发 包乌云《美国教师评价制度的改革和发展趋势》《教育探索》2002年第10期)

 

    蔡永红 黄天元 《教师评价研究的缘起、问题及发展趋势》《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第1期)

 

    王景英  《当前教育评价中几种关系的理论思考》《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第5期

 

    王斌华: 《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编辑:项飞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宁夏平罗中学 特此声明。